欢迎来到中国观察网 http://www.chinagcw.com.cn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观察网

大力推进创新形成更多新增长点增长极

来源:未知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03
摘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巨轮远航,难免遇上狂风恶浪。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大力推进科技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巨轮远航,难免遇上狂风恶浪。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成为我国经济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危机中寻求转机,转型中谋求发展的破局之路。

  巨轮远航,难免遇上狂风恶浪。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6.8%。尽管挑战严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4月主要经济指标有所改善,我国经济正逐步复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破“疫”复苏,新经济新动能加速崛起,不仅为抗疫保驾护航,也为稳住经济基本面提供重要支撑。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下好“先手棋”,就能走活高质量发展“一盘棋”。

  “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国大力推进创新,形成更多新增长点增长极充满信心。”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疫情冲击倒逼形成的新机遇,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给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不足,而总需求不足的短期原因虽然与疫情有关,但背后的长期根本原因却是‘供给结构老化’。”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引领中国经济加快复苏并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通过创新引领供给结构升级,让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活力源泉更多涌现。

  在代表委员和专家看来,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要重视培育壮大新动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让新动能更加激越澎湃,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依靠创新驱动提升经济整体竞争力更为迫切。“坚持发展,为中国经济的体量和韧性奠定了稳固基础,未来还要向科技创新要产量、要质量。”

  樊杰同时指出,“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在一些关键领域,尤其是核心技术方面依然薄弱,存在‘卡脖子’现象。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严重,新经济新动能逆势成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大量新增长点应运而生,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潜力彰显。危中寻机、变中求进,就能在发展中抢占先机。

  “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创新是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它不仅带来新技术,更重要的是带动产业革命。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政府工作报告上的财政安排,对于一些财政困难县是“雪中送炭”,解决了基层“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他表示,受疫情冲击,今年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优化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山东省财政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分门别类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支持做好“六稳”、落实“六保”。

  刘兴云表示,今年山东财政将着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强化财力保障机制,进一步增加省对下转移支付规模,重点向财政困难县倾斜,切实增强县乡财政保障能力。强化审查监控机制,对县级“三保”预算进行全面审核,防止出现“三保”缺口,并加强“三保”支出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强化库款调度机制,对财政困难县实行工资专户管理,对库款水平偏低的县,省级“点对点”精准调度,增加基层保工资的现金流。

  全国政协常委、财政部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张连起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一方面,体现更加积极取向,强化逆周期调节,加大财政政策对冲力度,稳住经济基本盘,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另一方面,大力提质增效,该减的税减下去,该降的费降到底,该压的支出压到底,把钱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大限度下沉财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是在积极财政政策方面释放了明确信号。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都离不开保基层运转,要保证基层财政有基本能力,才能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实现“六保”。

  刘尚希表示,通过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是非常重要的举措,有利于对冲疫情给基层财政带来的巨大冲击,有助于缓解基层财政能力不足,以及其他次生风险。在筹措资金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资金使用效率,把资金用到“六保”上,让相关政策有效落地。

  在财力向中央下沉的同时,“地方财政也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强化管理,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点子上。”刘昆指出。

  “财力向基层下沉后,要把资金管好用好。”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表示,要灵活用好库款调度和转移支付政策,统筹财力,加大对市县基层支持力度,确保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领域,兜牢兜实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三保”底线;同时深入分析疫情对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的影响,强化税收收入组织、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刘兴云表示,当前统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都需要大量资金,仅靠财政投入“杯水车薪”。面对前所未有的收支矛盾,山东财政坚持多措并举,向改革要资金、找市场想办法、用平台多撬动,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责任编辑:观察员

中国观察网独家出品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手机: 邮箱:123456@qq.com
联系电话:010-8888888 地址: